热门搜索

为什么猫咪被抓后脖子就动不了?

为什么猫咪被抓后脖子就动不了?

qowopet
2017-12-31
百科
1041

为什么抓住宠物猫的后脖子宠物猫就变乖了?若是你是一只宠物猫的家长,你在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宠物猫调皮捣蛋,你费劲心机想要抓住他教训一番却是无计可施,最后你和宠物猫都精疲力竭的倒在一边,你冷不丁的伸出手,抓住了宠物猫的后脖子,宠物猫突然就停止了挣扎,乖乖的一动不动。

宠物猫被抓住后脖子之后就不会动弹,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宠物猫都是这样的呢?主人首先来看一下折耳宠物猫。

养折耳宠物猫的是一位尹先生,这只折耳宠物猫已经在家养了一年半了。平日里虽说比较乖巧,但还是会不小心抓伤到铲屎官。尹先生表示只要避开宠物猫的警惕部位就不会伤人,可是并不能阻止猫咪乱动啊!那么抓脖子后面能让猫咪像视频中那样一动不动吗?    

结果尹先生抓住小宠物猫之后,这只折耳宠物猫真的就像是被点了穴一样,四肢张开,不动弹了。那会不会是小宠物猫认铲屎官呢?接下来记者自己试验了一下。这次记者体验的时候发现,被抓住脖子后面的皮肉拎起来的小宠物猫也呆住了三四秒。不过很快就又活动了。尹先生告诉记者,可能是记者抓的手法有点重,小宠物猫不愿意了。    

通过第一只小宠物猫的亲自体验,主人发现,抓住小宠物猫脖子后面的皮肉的方法还真是有点用,只不过维持的时间有点短。

主人再看看一只挪威森林宠物猫。猫咪的个头可比折耳大了不少。    

结果这只12岁龄的宠物猫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在被抓住脖子后面的皮肉拎起来之后,也是四肢张开不动弹了。

接下来是第三只实验的小宠物猫。这是一只成年暹罗宠物猫,在被同样抓住脖子后面的肉的时候,这只暹罗宠物猫该怎么动,还怎么动。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方法,有的小宠物猫真的不动了,有的小宠物猫却完全没有作用呢?

其实不同的宠物猫是有个体差异的,一般来说,多数的宠物猫在被抓住脖子后面的皮肉的时候,确实会出现比较,甚至完全不动的情况。    

因为大宠物猫抚育小宠物猫的时候都是直接叼脖子,猫咪以为是妈妈在叼着猫咪呢,乱动猫咪要掉下来摔着,所以猫咪是不会动的。但是时间长了以后猫咪不愿意。因为宠物猫只是一个就不舒服了。    

也就是说,被抓住脖子后面的皮肉后宠物猫变得安静其实是一种反应,但是因为人手的感觉毕竟不同于宠物猫妈妈叼起孩子的感觉,所以宠物猫会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原样。而至于像第三只实验宠物猫那样,从被抓一开始就乱动的小宠物猫,则很有可能跟猫咪个体之前的经历有关。

一群日本的神经生物家研究了“动物在被母亲叼起”时一系列生理反应后发现,相似的“镇静效果”不仅在小鼠中存在,在人类婴儿中同样存在。“镇静效果”中最典型且在人类和小鼠间相似的三个生理反应是:停止哭泣,顺从以及心跳减速。  

这个研究意义重大,重大在于“物种间生理反应的一致性”可以让科学家们通过小鼠(而不是人类婴儿)来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且研究结果不仅解释了本文试图回答的“一个夹子冻住一只宠物猫”的问题,还回答了与主人人类更为相关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婴儿哭泣时抱起晃动可以让婴儿安静下来”。  

实验中,他们麻醉了幼鼠后脖子上感受的神经,这之后由“被叼起”而产生的“镇静效果”就减弱了。同时,手术移除大脑的一部分以干扰小脑皮质的传入信号也会延长母鼠使幼鼠镇定下来的时间。若是不能感知脖子后方被叼住,幼鼠就不会蜷起身来;若是小脑不能接受到信号,幼鼠就不会出现顺从。而心跳的减弱和身体姿势上的改变则是由副交感神经以及小脑的传出神经来直接实现。这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使得幼鼠安静、顺从、蜷起身体,方便母鼠将喵星人带到安全的地方。

所以,并不是宠物猫脖子后面肉是死的,相反,是脖子后方的感受神经使得小宠物猫获得“我被叼起来了”的信号;而随后出现的与被点穴类似的生理反应并不是因为“神经通道被阻断”,而是因为来自大脑的信号引导他们出现方便麻麻转移自己的生理现象。

转载申明:《文章标题》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owopet.com/article/61.html

爱宠相册

爱宠相册 更多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